“平安通航”安全风险提示

(2024年第1期,总第2期)

近期,受寒潮影响,华东部分机场有降雪、低温冰冻、跑道和航空器积雪积冰、大风及风切变等天气,现将主要机场及航路的预报信息进行公告,请相关单位和用户注意人员和设备设施的安全防护。

一、重要天气过程预测

1 月 20-23 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华东地区自北向南有一次寒潮天气过程,大部地区有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华东地区过程降温 6-9℃,局地降温幅度可达 12℃以上。23 日,日最低气温 0℃线将南压至赣南至浙南一线,过程重点关注华东自北向南的雨转雨夹雪或雪天气。

20 日,山东东部、安徽中北部局地小雨夹雪或雪;21日,山东半岛有冷流降雪,苏皖南部、浙赣北部局地小雨夹雪或雪;22 日,山东半岛有冷流降雪,上海、江西、浙江、闽北局地小雨夹雪或雪,其中江西、浙南、闽北局地雪量中到大。23 日,雨雪区进一步南压,华东大部转晴到多云。

大风预报:20-23 日华东辖区沿海海面持续有 8~10 级偏北阵风,其中 21 日夜里至 22 日局部有 11 级阵风;20-22日内陆平原部分阵风5~8级,江河湖面、高山区局部阵风8~9 级。
注:信息来源华东空管局气象中心

二、运行风险提示

1、受寒潮影响,要高度重视冰雪、低温、低能见等恶劣天气所带来的运行风险,防止运行环境不熟悉、风险掌握不全面以及飞行准备不充分导致的不安全事件;

2、严格执行地面检查除防冰程序,防止航空器带冰起飞等违规违章事件发生;

3、严密关注雨雪冰冻气候所导致的道面湿滑现象及其产生的影响,存在航空器偏出跑道的风险;

4、低云和低能见度天气条件可能导致飞行过程中目视飞行误入仪表气象条件,从而增加飞行风险;

5、注意大风天气条件下的运行风险,可能存在风向突变或风速剧变的情况,要能够及时察觉防止误入风切变,此外,大风天气条件下对进近稳定性和复飞决断都增加了难度;

6、极寒低温导致导航设施设备无法正常工作、航空器积冰和关键系统卡阻的风险;

7、积冰可能造成航空器性能参数测量不准确,仪表指示存在较大偏差的风险。

三、风险防控措施

1、各机组要严格落实预先准备、直接准备、飞行实施、航后讲评四个阶段的工作要求,每次飞行前按检查单认真检查飞机清洁情况、各系统工作情况。机组认真研究所飞区域地形和起降机场以及作业区域的天气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安全预想预防,进行全面风险评估,制定安全预案,谨慎作出运行决策。

2、加强航前检查,按规定做好机载电瓶维护和保管,做好除防冰工作,密切检查发动机进气口、机翼(旋翼、尾桨)、空速管和静压口等部位是否有冰雪,各操作面及活动部位是否灵活。如果需要使用地面除冰液除冰,要根据不同防冰液的防冰时间,掌握好除冰时机,防止使用除冰后又因等待时间过长而重新结冰。

3、飞行人员飞行前应认真研判天气,地面重点检查加温系统、除防冰系统、刹车系统、操纵系统等;加强应急程序准备,尤其是单发、空中结冰、操纵系统卡阻、无线电通讯、GPS 干扰等情况下的应急处置程序;认真执行检查单制度,切实保证飞行安全。

4、没有除冰设备的航空器运行严禁进入已知结冰区域;配备除冰设备的航空器,起飞前要检查飞机除防冰系统是否工作正常,飞行中遇到结冰,注意观察结冰情况,避免进入超出飞机除冰能力的区域,如意外进入及时调整高度和位置退出。目视条件飞行机组,不得进入仪表条件,一旦意外由目视飞行进入仪表气象条件,要依靠仪表指示,确保航空器状态平稳可控,避免进入非预期复杂状态,并采取“四 C”法,设法尽快脱离仪表气象条件。对天气把握不准,严禁起飞。

5、维修人员应加强航空器燃油系统、滑油系统、加温系统、除防冰系统、刹车系统、操纵系统、备用电源(电瓶)的检查,严格落实工作单制度。航空器停放离开时,加强检查蒙布、堵头、堵盖是否按要求盖好,舱门、窗口以及口盖是否关好,系留是否系紧。

四、工作要求

1、各单位在寒潮天气下运行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严格掌握运行标准,遵守机型飞行手册中在结冰条件下运行的有关限制,建立健全寒潮天气下的应急预案,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启动应急响应。

2、为保障飞行安全,各单位需加强寒潮运行安全培训,明确运行过程中的风险点,针对风险点制定详细的处置方法,确保飞行员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作出正确判断和应对。

3、各单位需要加强对飞行器的维护和检查,确保航空器在寒潮天气下具有良好的性能。

发布单位: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通航安全管理平台
发布日期:2024 年 1 月 2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