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2期,总第3期)
为认真落实《关于开展民航华东地区2024年春运安全督查工作的通知》(华东局发明电〔2024〕111 号),各单位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充分认识 2024 年春运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结合通航冬季运行特点,提前研究预判,加强组织领导,科学制定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周密部署春运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以最高标准最大能力和最实举措全力确保运行安全,现下发2024年关于春运运行安全风险提示。
近期,降雪、冻雨、霜冻、低能见、大风等不利天气给全国特别是北方机场的运行带来严重影响。根据中央气象台最新预报,1 月31 日-2 月5 日,我国中东部地区将出现大范围持续性雨雪冰冻天气,10 省将出现暴雪或大暴雪,河南、山东、湖北等地的累计降雪量具有极端性,河南、湖北、安徽、湖南、贵州5省将出现冻雨,长江以南地区雨势也不弱,并伴有雷电。雨雪影响时段正值春运返乡高峰期,且雨雪影响严重地区位于我国中部交通枢纽省份,对交通出行十分不利。
(一)低云低能见度运行风险:受季节天气影响,我国冬季常出现云高60至120米的低云以及冻雾天气。以乌鲁木齐机场为例,冬季多为平流雾与辐射雾的混合雾且不易消散,严重冻雾天气的能见度短时会小于100米,垂直能见度不足30米。在Ⅱ类(Ⅲ类)盲降或HUD运行情况下,需要机组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飞机操纵技能和决策处置能力,对航空器机载设备以及地面导航设备也有特殊的要求。能见度变化不定情况下,飞行员容易放松警惕。在边缘天气下运行,容易发生跑道外接地、冲/偏出跑道、擦翼尖等事件,此风险在中小机场运行时更加突出。
典型事件如下:A航在B机场着陆过程中跑道外接地,机腹左下方、左起落架舱门和右外侧主轮有多处不同程度损伤,飞机受损,人员安全。事发时机场能见度变化速度快,波动明显,当日部分时间段机场能见度低于最低标准,不能有效建立仪表进近所需的目视参考。C航在D机场在ILS进近过程中跑道外接地,导致跑道入口灯和飞机轮胎受损。当时机场能见度1200米,RVR200米。
(二)低温天气运行风险:我国东北地区、新疆北部等地区极易出现长时间极端低温天气。在极端低温天气下运行时,航空器实际高度会比气压高度表指示的高度偏低,尤其是在非精密进近或类精密进近的最后阶段,若未正确使用经批准的低温修正方法,或使用错误的温度限制航图,容易造成部分阶段无法满足规定的超障裕度,甚至触发地形警告,可控飞行撞地的风险将大大增加。
(三)冬季强对流天气运行风险: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冬季运行中,由于空气寒冷而干燥,加之太阳辐射弱,大气不易形成强烈对流,雷雨天气相对少见。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如暖湿气流遭遇强冷空气、温度骤变或低层大气不稳定等,在冬季也会产生强烈的对流天气,影响飞行安全。2023年12月13日至14日河南省郑州市因受寒潮影响出现了局部暴雪并伴有强雷电的天气情况,这种冬季“雷打雪”的极端现象还可能伴随着强风、冰雹等极端天气现象。
冬季运行中,机组容易因惯性思维降低对强对流天气的警觉性,运行中忽视对气象雷达的精准使用。同时,冬季大气中总体含水汽偏低,受机载气象雷达的探测原理影响,雷达显影相对夏季可能有明显不同,需合理使用增益等功能对天气进行探测,否则容易因未及时识别雷雨天气而导致误入雷雨或雷雨绕飞间隔不足情况,进而显著增加飞机机体/设备受损、飞机进入复杂状态以及飞机不稳定进近的运行安全风险。
冬春季雷雨天气,夏秋季积冰、低云低能见度天气均是季节内较少发生的天气现象,虽然发生概率小,但导致事件发生的概率大。根据2021 年至2023 年数据统计,在冬春季 因误入强对流天气导致飞机遭遇雷/电击、空中颠簸伤人等事 件在全年的占比均超过40%。此类“反季节”天气隐蔽性强、发展变化快,机组容易麻痹大意、放松警惕。根据调查统计,此类事件原因通常与机组观察不力或判断不准确有关。
(四)空中颠簸的运行风险:受我国冬季高空急流轴南移以及地形和局部天气的影响,形成严重空中颠簸的风险依然较高。
2023年12月,E航在西南某空域8400米巡航阶段遭遇颠簸,飞机在自动驾驶保持接通的情况下出现非指令下降,机组宣布PANPAN,脱开自动驾驶制止下降,后续飞机逐渐恢复到8400米,飞机遭遇严重颠簸期间偏离高度约700米。后正常落地,机上无人受伤,落地后检查飞机无损伤。
空中颠簸主要分为晴空颠簸、地形波颠簸、对流颠簸以及中低空风切变等,非常容易导致飞机状态出现非预期偏离或进入复杂状态。针对此种情况,机组应加强航前准备,综合各类气象信息进行研判,尤其针对雷达无法探测的晴空颠簸、地形波颠簸等,提前做好颠簸范围和强度的预测,联合客舱做好防颠簸预案,保障航班运行安全。
(五)地面运行风险:冬季期间,地面结冰容易造成飞机在滑行过程中方向控制困难,加之道面坡度影响,地面标识受降雪影响,在降落或滑行转弯过程中,容易导致冲/偏出跑道或滑行道事件。地面保障车辆在结冰地面行驶时,容易剐蹭航空器、运行车辆或人员。此外,在冬季机场清理跑道、滑行道积雪时,因积雪暂时堆积到道肩两侧,若雪堆过高、过近,存在刮碰机翼以及发动机吊舱风险。
典型事件如下:2016年12月,F航曾发生滑行转弯过程中因机坪地面结冰,机组操作不当导致前轮偏出滑行道事件。2021年1月,G机场曾发生清运雪铲车对空机位进行除雪作业,倒车时因地面积冰积雪刹车效能降低,铲车未能有效减速而偏离路线,刮碰旁边机位停放的航空器左大翼,损伤超标事件。2021年11月,H航航班落地后机务人员发现左侧发动机进气道前环有凹坑、进气道下部整流罩有撕裂性损伤。调查发现飞机在I机场出港机坪滑行阶段,左发动机外侧刮碰机坪上的雪堆,造成发动机受损事件。
(六)机械故障风险:北方地区冬季运行时,飞机常有较为明显的积冰现象,容易出现飞行仪表指示不准确、襟缝翼及前轮转弯卡阻以及密封严失效导致的油液渗漏等问题,严重积冰甚至导致空气动力性能降低、操纵性变差,造成发动机、飞控系统、起落架系统、空调系统、液压装置等发生故障。
典型事件如下:2019年12月,J航在K机场落地后出现两侧驾驶盘不能正常回正的故障,事件原因为副翼定中组件进入水汽,极寒天气结冰导致卡滞。2022年1月,L、M两家航司不同机型的飞机在东部沿海N机场地面机务检查时,均发现航空器发动机进气道叶片和OGV叶片结冰,导致航班取消。2022年2月,O航在西部P机场进近中,高度约1500米,出现缝翼不能正常放出故障。事件原因为左大翼3号缝翼作动器内部的水汽聚集后,在低温条件下结冰,导致缝翼锁定。
(七)人为差错风险:秋冬换季后,极端天气多发,危险天气应对能力的不足进一步放大人为差错风险。在面临冬季复杂气象条件和保障航班正常的双重压力下,地面保障人员业务能力不足,机组起飞前程序执行不到位,容易发生错误计算起飞配载,增压形态设置错误,未设定起飞形态等。
典型事件如下:2020年1月,Q航在R机场完成航前除霜工作后,机组遗忘执行除防冰检查单恢复飞机增压构型,未打开发动机引气开关,飞机爬升至11100英尺左右,触发座舱高度警告。2021年1月,S航在T机场完成除冰后,机组在未得到地面管制指令下自行开车。
(一)压实安全责任,筑牢安全防线
1.各单位要对安全生产形势时刻保持警惕,根据所在地域运行环境特点,协调配置人力、物力资源,针对性地布置春运及双节前后的各项安全生产运行工作。
2.各单位一把手应切实担当,提高对安全生产的精力和时间投入,严格落实岗位值班制度。
3.各单位节假日期间安排具有一线运行经验的领导干部参与公司值班和运行值班,参与一线安全生产例会、次日风险评估会,充分发挥专业研判决策、妥善处置的作用。
(二)加强安全教育,提高风险意识
1.各单位加强员工安全教育,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尽量避免深夜单独外出,减少出入环境复杂的社会娱乐活动场所,保障人身安全。
2.正值岁末年初阶段,人员思想易出现麻痹大意,对于自我管理出现松懈,存在突破酒测规定违规饮酒的情况,辖区内全体员工要牢记“三个敬畏”,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杜绝侥幸心理,避免盲目自信,避免违规饮酒类事件发生。
(三)强化风险防控,确保运行安全
1.落实冬季运行安全风险管控工作指令,切实保证冬季运行安全。
2.落实飞行重点人员识别与管控,增加对航前准备、飞行纪律作风的检查频率和深度;严格机组外站管理和监督检查。
3.切实做好航空器的维修检查工作,加强飞机技术状态监控,提高关键系统、重复性和间歇性故障排故力度。
4.落实运控控风险职能,做实做细次日风险评估,充分做好签派放行的风险提示和关键点讲解。
5.各通航企业要深刻汲取行业经验教训,结合可靠性数据和冬季运行特点,提升运行保障标准,做好飞机关键系统机械故障风险管控,飞行特情处置演练,适时启动叫停机制,确保通航持续安全平稳运行。
(四)严格信息通报,做好信息备案
切实遵守民航局安全信息通报制度,各单位做好安全信息的通报工作,杜绝瞒报、谎报、迟报行为。
1月2日,R航空一架客机在东京羽田机场降落时与日本海上保安厅的飞机相撞,并发生火灾。当地时间17时47分左右,R航一架 A350-900 在东京羽田机场着陆时与海上保安厅的飞机相撞。据悉,涉事航班从札幌飞往羽田。据日航消息,机上共有379人,其中包括 367名乘客和12名机组人员,目前已全部撤离。事故中的R航客机,共有14人受伤。另据日本海上保安厅称,与R航飞机相撞的飞机是MA722固定翼飞机。



1月5日晚,S航空一架737MAX9客机在起飞后,机身中后部的一个应急舱门脱落,飞机紧急返航。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6日下令暂时停飞由美国航司运营或在美国境内运营的737MAX9型客机,以对该机型进行安全检查。

1月4日下午6点左右,日本海上保安厅飞机停放在某机场国际航站楼和机场B跑道之间,遭到日本航空公司子公司的一辆地面作业车辆的撞击。

1月22日,在澳大利亚悉尼金斯福德·史密斯机场发生了一起飞机和地面车辆碰撞事故。当时T航空一架A320飞机正被拖往登机口,一辆地面车辆不慎撞上飞机右侧发动机,车辆驾驶室卡在发动机下方。

1月21日,U航一架A350飞机在多伦多皮尔逊国际机场降落时发生擦尾事故,致飞机尾部严重受损。

2月1日上午10点左右,从伊丹机场飞往日本松山机场的V航飞机右翼和从福冈机场飞往伊丹机场的另一架V航飞机右翼在停机坪上相撞。当时两架飞机上都有乘客和机组人员,但没有乘客或机组人员受伤。

1月31日美国爱达荷州博伊西机场区域一座正在建设的机库发生垮塌,造成3人死亡,9人受伤。博伊西消防局运营负责人胡梅尔 (Aaron Hummel) 表示,博伊西机场边上的一个钢结构私营机库发生垮塌。私人包机公司“杰克逊喷气式飞机中心”发言人杰西卡·弗林说,坍塌的机库为这家公司所有,事发时有数十人在现场作业。

发布单位: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通航安全管理平台
发布日期:2024年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