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通航”安全风险提示

(2024年第7期,总第8期)

关于做好通航夏季安全运行风险提示
发布日期:2024年5月1日 文件下载

华东地区各通航单位:
       近期浙江大部、江西南部、福建中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福建南部地区有大暴雨(100~180毫米),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雨量30~60毫米,局地可超过80毫米);浙江东部、福建北部和西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8级以上雷暴大风或冰雹天气,其中江西南部、福建西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10级以上雷暴大风,最大风力12级以上,并可能有龙卷,各单位要密切关注雷雨、大风、低云、低能见度等复杂天气条件,研判天气变化趋势。

五一假期期间,各单位要切实做好节假日重点时段安全运行以及夏季运行工作,重点关注近年行业运行中暴露的突出问题和普遍性问题,深入分析换季运行典型风险,认真组织换季学习,确保飞行员充分了解夏季运行特点,准确掌握夏季复杂天气条件下的运行标准、污染道面起降限制、风切变改出、绕飞雷雨及雷达使用注意事项等重点要求。

一、案例分析

(一)2022年5月22日,某通航执照学员驾驶DA40D飞机实施单飞训练,在执飞第五次起落时,遇到风向风速变化,未控制好航空器姿态,带较大左坡度着陆,造成左侧机翼翼尖系留环擦地。机务航后检查发现飞机左侧系留环有磨损痕迹。

(二)2019年6月13日,某航B737-700执行北京-太原航班,飞机在北京起飞滑跑过程中,速度80节左右,空速不一致故障旗出现,机组执行中断起飞程序,报告塔台后滑回检查,后期查询译码显示中断速度最高为90节。飞机滑回后,机务按手册进行检查,判断此故障是由于夏季多雨造成皮托管进水产生的偶发故障。

(三)2020年10月21日,某航空公司C-600-2B16飞机执行沈阳-牡丹江调机任务(按CCAR-91部运行),飞机在上升2100米过程中,机组观察到飞机左侧有光亮并听到一声响声,判断飞机可能遭遇雷击,并立即检查飞机仪表显示及各主要系统参数,飞机飞行状态和各项参数正常。机组决定返航在沈阳桃仙机场安全落地。落地后,经机务检查发现飞机遭雷击,雷击点分别位于前起落架舱门、前机身下部和左侧水平安定面翼尖等处。

(四)2021年6月14日,某航E190飞机执行榆林-西安航班,西安航后机务检查发现左发吊架下部有一处损伤(裂纹),损伤尺寸长33.4mm,最远处距离边缘28.8mm,经调查分析为高温高振动导致疲劳裂纹。

(五)印尼巴迪机场的一架空中客车A320客机,共搭载153人,在1月25日从东南苏拉威西飞往首都雅加达的航班上,一名飞行员和一名副驾驶由于疲劳先后睡着了大约28分钟,使飞机离开了原计划的轨道。

二、运行风险提示及应对措施

(一)“人员”因素

1.随着五一假期临近,一线工作人员可能会出现思想松懈的情况,各单位必须持续关注一线人员的思想动态,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一线人员思想麻痹大意与夏季复杂运行条件的叠加风险管控。为确保节日期间的安全,各单位需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切实加强节前教育,提高一线人员的安全意识。同时,进一步强化飞行机组训练,优化机组成员的搭配,细化机组成员飞行前的准备工作,严格执行放行标准,加强对各类应急处置预案的准备,保障飞行任务能够高效完成。

2.夏季温度较高,座舱周围外界温度骤增,一线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容易出现犯困,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急躁,高温疲劳等现象,导致发生飞行程序的错、忘、漏,情景意识丢失,决策能力下降等,从而影响飞行安全。其中飞行员疲劳是一个严重的安全隐患,已经导致了多起事故。例如,2009年2月,美国科尔根航司的3407号航班在纽约州坠毁,造成50人死亡。调查报告指出,飞行员缺乏足够睡眠导致操作反常是事故的一个因素。此外,印尼也曾发生一起事件,其中机长在短暂休息后发现飞机偏离航线,幸运的是,飞机安全着陆,无人受伤。为避免不安全事件发生,各单位要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时间,确保通航人员有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导致疲劳;建立疲劳管理制度,制定详细的疲劳管理计划,对通航人员的作息时间进行监控和调整;提高高温疲劳意识,提防由于高温运行环境下带来的疲劳感,严格执行疲劳管理。

(二)“航空器”因素

1.根据季节特点完成飞机的换季维护和检查工作,确保航空器处于适航的状态,例如夏季要关注飞机的慢车转速,防止慢车转速过低从而造成收油门时停车的风险。

2.夏季高温、空气密度低时,航空器性能明显下降,起飞距离及越障、爬升、着陆距离影响比较明显,飞行中易发生发动机转速超转、滑油温度超温等警告,此外,夏季运行中发电机故障发生频率较高,机组需加强留意观察。

3.飞机外场停放,机务部门要有对恶劣天气的警觉性,及时查看气象通报,针对恶劣天气要做到敏感性高、反应快、手法熟、效果好,做好应对突发强降雨、大风以及雹击处置预案,保证航空器和人员财产安全。

4.夏季是雷击航空器高发期,要重视老龄及特殊机型存在的运行风险及隐患,严格按照检查单进行逐项检查,并进行交叉复核,严禁发生漏项检查的情况,严格按照航空器适航标准放行,确保不带故障放行。

(三)“环境”因素

1.夏季强对流天气频发,天气情况多变,短时大风、强降雨以及非系统性的局地生成天气情况,例如雷暴、颠簸以及低空风切变等现象,并且往往表现出发展迅速且预报难度性大的特点。雷暴、颠簸以及低空风切变对航空安全构成极大的危害,各单位要专门组织针对夏季天气特点的换季安全教育以及航空器驾驶员指南-雷暴、晴空颠簸和低空风切变(AC-91-FS-2014-20)的学习,确保航空人员了解相关知识,掌握相应技术,从而在遭遇上述天气时最大程度的规避风险,保证飞行安全。

2.通航单位空中游览、体验飞行、农林喷洒、私人娱乐、训练飞行等特殊作业区域通常在低空高温环境下进行,夏季的高温对通航运行威胁极大,尤其是局部高温闷热的天气,一线机组成员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特别炎热的天气要尽量错开高温时段作业。低高度作业与夏季复杂气象条件运行的叠加风险下,极易发生不安全事件,各通航单位应切实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结合自身作业运行种类主动分析研判夏季运行风险,制定管控措施,帮助飞行人员提升应对复杂气象条件的处置能力。

3.夏季危险天气形成较快,变化莫测,单飞学员很难预判,当遇到危险天气时,飞行学员往往会出现情景意识变弱、决策能力下降、飞行操作不当等情况,容易导致发生不安全事件。各141航校以及运动类驾驶员执照培训学校要严把学员单飞转场关,确保学员能够研判天气变化趋势,并且在复杂气象条件下能够正确处置,此外责任教员要借助相关工具密切监控航空器飞行数据和天气变化情况,一但出现非预期情况要及时通告塔台并进行询问,有必要时及时要求学员返场落地。

三、下阶段工作要求

各通航单位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健全完善企业自查体系,全面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严防松懈麻痹,杜绝盲目蛮干;要进一步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三基”建设,切实提升一线从业人员特别是飞行机组人员的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技能,提高飞行训练的针对性,切实提升机组风险管控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和驾驶资源管理能力;要不断强化从业人员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杜绝违章违规、超能力运行、超标准放行;要周密做好飞行计划和飞行前准备工作,认真分析作业地点及往返航线的地形特征、天气特点,严格天气运行标准。

(一)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换季安全工作方案

各单位要切实提高民航安全工作的政治站位,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从思想上、行动上进一步强化安全工作组织领导,要针对当前季节变化特点,完善制定换季安全工作方案,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深入整改,坚决防止松懈麻痹情绪,切实做到安全关口前移,确保换季阶段安全形势平稳向好。

(二)提升培训质量,夯实关键岗位人员“三基”

各单位要扎实开展换季教育培训,坚决防止重形式、走过场现象,确保培训工作取得实效。要重点关注关键岗位人员应对复杂和极端气象条件的技能水平,针对换季以后大风、沙暴、风切变、雷暴、大雨、高温、大雾低能见等季节性天气,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课件和科目。

(三)有效应对风险,确保管控措施落实到位

各运行保障单位要切实做到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有机融合,防范化解换季过程中各类运行风险。加强当前运行中各类风险研判,针对春夏季节雷雨、台风、风切变等季节性风险以及疫情影响下的人员技能生疏和航空器工况降低风险,制定完善风险控制措施,并加强监督检查,确保航班换季各项风险管控工作落实到位。各单位在安全自查过程中,要注意查找存在的系统问题和缺陷,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跟踪整改,确保安全隐患动态清零,实现闭环管理。

附件:1.机场夏季运行风险警示单
                 2.空中游览运行风险
                 3.运动照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与风险

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通航安全服务平台

2024年5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