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16期,总第17期)
华东地区各通航单位:
近期,行业内相继发生两起通航亡人事故,安全形势严峻。随着国庆假期日益临近,通航运行业务量可能显著增加,安全运行将面临较大压力。为持续加强安全管理,切实汲取事故教训,现梳理运行安全风险并发布提示,为通航安全运行提供建议和参考,确保假期运行平稳有序。
回顾去年国庆期间,通航接连发生了三起亡人事故,其惨痛教训至今仍历历在目。根据通航历史事故数据综合分析,自 2014 年至 2024年 9 月期间,共计发生通航事故 117 起。从月份分布来看,七月份成为事故最为频发的月份,共计发生 25 起事故。此外,统计显示,自2014 年起至今年 4 月、6 月、8 月及 10 月,通航事故数量累计均超过 10 起。事故涉及可控飞行撞地/障碍物、迫降/紧急着陆、失控/失速等多个类型,涵盖飞行机组、天气意外、机械等多种主要原因,事件调查还反映出部分通航企业安全管理存在漏洞、责任落实不到位,飞行训练组织管理混乱,一线人员在执行任务过程中违反规定等突出问题。

(一)危险天气
预计 10 月 1 到 3 日,因 2024 年第 18 号台风“山陀儿”造成的热带低压和冷空气将主要影响华东东南沿海一线,包括福州、厦门、温州、宁波等航站,以及 M503、B221、A470、H22 等航路,台风过境将造成大风及降雨天气。
建议的管控措施:相关区域各运行单位应持续关注台风发展趋势,同时考虑台风路径的不确定性,积极、充分地做好防台措施,保障航空器、地面设施和人员安全,运行中做好预判、严格把握天气标准。

(二)运行量增大带来的疲劳风险
国庆期间,辖区内因假期出游和秋爽季节环境因素,预计空中游览、体验飞行及训练飞行等作业量较大,可能出现飞行人员疲劳运行的情况。另外,由于飞行航线单一固定、单架次飞行时间短、频繁起落等特点,容易导致飞行员麻痹大意。
建议的管控措施:切实落实疲劳管理,根据运力要求合理搭配机组,严禁长时间高强度飞行。应密切注意从事商业飞行驾驶员必须满足的飞行时间限制要求(除经局方批准外,每日飞行时间不超过 10 小时;任何 7 个连续日历日内飞行时间不超过 40 小时;每个日历月内的飞行时间不超过 120 小时),严防超时飞行。进行体验带飞时,建议飞行员每隔 5 至 6 个轮次后安排进行调整休息。尽量避免在中午前后安排飞行。运行单位应正确处理安全与效益的辩证关系,杜绝因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强制飞行人员在已知较高风险的情况下执行飞行任务。
(三)新增运行种类衍生风险
从近期辖区内企业申请运行合格审定的情况来看,申请新增空中游览运行种类及增加空中游览航线的占比较高,结合空中游览业务在国庆期间运行量较大的情况,需特别关注企业新增运行种类或新增游览航线后,可能存在因从业人员业务不熟、岗位缺失等因素导致的“错、忘、漏”,地面协同人员指挥或配合不当导致的现场秩序混乱,机组人员注意力分配不足,无关人员登机等衍生风险。
建议的管控措施:严格按照《通用航空飞行组织与实施安全指南》的要求落实飞行四个阶段工作。预先准备阶段要重视特情的识别与处置,直接准备阶段做好持单作业,飞行实施阶段要强化驾驶舱纪律,讲评阶段要重点沟通飞行过程中飞行程序实施、航空器状态把控、驾驶舱资源管理等问题。执行空中游览飞行时,要明确现场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登机前做好安全讲解并安排专人全程引导,严防无关人员登机,防止夹带危险物品;明确登离机程序,防止发生意外。单驾驶飞行时按相关规定和程序拆除副驾驶操纵装置,以防乘客误触碰。
(四)野外临时起降场地运行风险
使用野外临时起降场地开展通用航空运行,可能存在起降场地面硬化及平整度不足、场地尺寸无法满足或仅能勉强满足航空器起降要求等情况。如果在运行前未开展起降场地风险评估,未对起降区域进行地面或空中勘察以了解周边障碍物的情况,可能导致飞行人员对地面及空域环境不熟以及触碰障碍物的风险。
建议的管控措施:场地选择可参照《民用直升机场飞行场地技术标准》,使用临时起降场地时,应加强对运行环境的安全评估,考察起降场地周边的净空环境,了解障碍物的分布情况,同时考虑场地大小、道面情况、起降方向和通讯等因素,同时做好安保警戒工作,确保无关人员不得进入起降区域。
(五)防相撞风险
无人机、空飘物对航空器的影响,同一区域内运行航空器产生危险接近及空中相撞的风险。
建议的管控措施:通航企业要持续做好空中防相撞的隐患排查和风险防控措施,飞行中注意观察飞行空域中是否有无人机和空飘物,关注因空域内其他用户活动导致的管制环境变化以及人员工作负荷等。飞行机组对于不确定信息要及时与运控人员沟通确认,加强无线电监听和复诵,防止误听、漏听指令,防止执行错误的指令。
(六)预防跑道入侵
学员训练和运行量增加等因素增加了跑到入侵的风险。
建议的管控措施:增加跑道及周边区域的监控设备,加强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威胁;优化塔台与地面、空中交通的通信流程,确保信息传递准确无误,防止误判导致的跑道入侵;对所有地面工作人员进行跑道安全警示,增强安全意识,明确预防措施及跑道入侵的严重后果。
国庆假期,各单位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入贯彻落实民航局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落实好各岗位人员的主体责任,精心部署假期安全生产工作。各级领导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加强关键岗位、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及时解决生产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在一线得到有效落实,确保航空安全平稳可控。
(一)建立管控措施,严防疲劳运行
切实落实疲劳管理,合理搭配机组,严禁长时间高强度飞行,尽量避免在中午前后安排飞行任务。各通航企业应杜绝因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强制飞行人员在已知较高风险的情况下执行飞行任务,同时要加强对机组人员的作风教育,提高机组安全意识和警觉意识,切勿麻痹大意。
(二)做好场地勘察,确保起降安全
各通用企业在使用临时起降场地时应加强对运行环境的安全评估,密切关注起降场地周边净空环境,主动了解周边障碍物情况,对障碍物等可能影响运行安全的,应采取必要的措施缓解风险。场地选择可参照《民用直升机场飞行场地技术标准》建设的直升机场或者野外临时起降点,涉及野外场地的运行,需综合考虑场地大小、净空条件、地质类型、起降方向、高大障碍物、通讯等因素,同时要做好安保警戒工作,确保无关人员不得进入起降区域。
(三)梳理运行流程,严把工作程序
严格按照《通用航空飞行组织与实施安全指南》咨询通告的要求落实飞行四个阶段工作,预先准备阶段要重视特情的识别与处置,直接准备阶段做好持单作业,飞行实施阶段要强化驾驶舱纪律,讲评阶段要重点沟通飞行过程中飞行程序实施、航空器状态把控、驾驶舱资源管理等问题。执行空中游览飞行时,明确现场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确保人员恪尽职守、严守岗位,严谨细致地对乘客和登机物品等进行检查防止夹带危险物品;登机前,做好飞行前安全讲解工作,确保乘客已完全知悉安全须知;建立适用的乘客登离机程序并由安排专员全程引导乘客登离机,防止乘客在登离机过程中发生意外事件。另外,单驾驶飞行时应按相关规定和程序妥善拆除副驾驶操纵装置,以防乘客误触。
(四)防止飞行冲突,避免危险接近
各通航企业要持续做好空中防相撞的隐患排查和风险防控措施清单的梳理完善工作,重点对空域其他用户活动导致管制环境变化的情况、人员工作负荷等进行风险评估,健全风险管控措施。飞行机组对于不确定信息要及时与运控人员确认和核实,加强无线电监听和复诵,防止误听、漏听指令,防止执行错误指令。
(五)加强应急值守,做好舆情应对
各通航企业要加强应急准备,确保相关人员熟练掌握恶劣天气、突发事件等情况的应急处置流程和要求。要严肃值班纪律,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在岗带班、关键岗位 24 小时值守和安全信息报告等制度,杜绝脱岗、漏岗和信息不畅等问题。遇到紧急突发事件,主要领导要亲临现场指挥协调,确保快速反应、正确处置。要提高政治敏感性,发现异常舆论热点时要立即核实、及时处置、主动回应,妥善做好舆情应对。
(本期风险提示由江苏华宇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整理完成)
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通航安全服务平台
2024 年 9 月 2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