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1期,总第22期)
各通航机场、各通航单位:
金蛇昂首,通航运行迎来了辞旧迎新阶段,此时往往也是安全管理的薄弱阶段。同时,它又是通航从业者总结经验、蓄势待发的关键时刻。为切实提升通用航空运行能力,现下发关于通用航空运行风险的风险提示。
1、主要运行风险和隐患
(1)人员资质和疲劳驾驶;
(2)天气变化;
(3)设备故障;
(4)高风险作业管理;
(5)节日期间各类人员工作事务繁忙,加上人员休假,在岗人员减少,工作量增加,容易引起错忘漏,导致安全管理出现漏洞。
2、预防措施和应对策略
(1)加强资质审核和管理:确保所有机组人员具备合格资质,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其技能和知识始终符合安全标准。
(2)天气研判和风险管理:加强对天气的研判,避免在恶劣天气下进行飞行。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应对。
(3)设备维护和检查: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对于老旧设备,及时进行更新改造,避免因设备故障影响飞行安全。节日期间航修厂放假,将导致维修和设备周转困难,应提前做好备份计划,防止因航材保障引起的运行不畅。
(4)高风险作业特别管控:对高风险作业进行特别管控,加强人员培训、资质能力评估和运行管控,确保安全。
(5)对人员管理的措施:合理安排飞行计划和人员休假,加强业余时间的休息与身体锻炼,确保精力充沛,防止工作中出现差错。此外,节日期间要科学饮食,防止暴饮暴食,运行人员按规章要求控制饮酒,人员外出要遵守交规,保证交通安全。
(6)特别关注异地运行的人员思想情况:防止节日期间人员思想波动,发现苗头要及时采取谈心、沟通等方式,帮助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消除思想负担,集中精力安心飞行。
1、主要运行风险和隐患
(1)管理降级;
(2)监管不足;
(3)运行系统陌生;
2、预防措施和应对策略
(1)根据当地运行环境特点、首先分析识别当地的危险源及风险;
(2)根据识别出的风险及危险源,制定一系列符合当地运行的安全措施,设计符合当地运行环境并能确保安全运行的飞行程序;
(3)针对制定出的系列措施,明确飞行人员需要具备的能力;
(4)针对性的进行培训及考核;
(5)持续抓好作风管理;
(6)日常运行前开展风险提示。
3、运行建议
运行是系统性工程,需维修、飞行指挥、飞行机组全面配合完成,以保安全。
(1)维修部门需根据异地运行的特点,加强相关系统的检查。
(2)飞行机组进行充分的培训及考核,但实际运行中若出现问题,如情景意识下降,则需要飞行指挥员时刻对飞机状态实施时时的动态监控,并发出强制性指令。
通航的运行安全是每一位从业者的共同责任。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 我们能够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习惯,共同提升通航的安全水平。让我们携手努力,为通航事业的安全发展贡献力量!
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通航安全服务平台
2025年1月27日